看清事情的本質
為什麼會發生金融危機?
為什麼現在的人可以為了錢,什麼都幹只追利益?
為什麼社會會發展成這樣?
愛因斯坦在60多年前就看透了資本主義最終會發展成
一個少數菁英控制大多財富,資源的結果
他們控制了教育,媒體,控制戰爭
教育你追逐名利,
媒體只告訴你的他想要你聽的,按照他們希望的方向去做
為了利潤發動戰爭,才不是什麼為了人民利益,國際穩定等理由
一切都是為了控制,為了奴役,奴隸制度從來不曾消失!!
think about it
以下是愛因斯坦精彩的見解---
愛因斯坦:《為什麼需要社會主義》
作者: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1949年
在涉及有關人類的難題時,不要過高估計科學和科學方法。
我們也不應該設想,專家是唯一有權對影響社會組織的問題發表意見的人。
我的看法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無政府狀況--
就像今天存在著的那樣,是問題的真正根源。
我們看到,我們面對著龐大的工商集團,其成員之間不斷掠奪勞動的成果,
這種掠奪不是訴諸武力,而是使人們忠誠地服從合法建立起來的規則。
在這方面,重要的問題是認識生產資料,
也就是說,生產消費品和作為資本的物品所需要的整個生產能力,
可以合法地、並且絕大部分是個人的私有財產。
為了使問題更簡單明瞭,我把不享有生產資料所有權的那些人稱
為“工人”,盡管這不十分符合這個詞的習慣用法。
生產數據的所有者處在購買工人勞動力的地位。
工人使用生產資料,生產新的產品,產品變成了資本家的私有財產。
這一過程的要害是,工人生產什麼和工人得到什麼之間的相互關係,
兩者都依據真正的價值來衡量。
在勞動合同是自由的情況下,工人所得並不取決於他所生產的產品的真正價值,
而是取決於他的最低社會所需,
以及資本家對勞動的需求同就業競爭中的工人數量的關係。
工人的報酬不是由他所生產的產品價值決定的,
在理論上懂得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私人資本趨向於集中在少數人手裡,其原因部分是由於資本家之間的競爭,
部分是由於技術的發展和勞動不斷加快的分工刺激著較大規模的生產單位的形成,
犧牲了較小的生產單位。
這樣發展的結果就是私人資本的寡頭政治,
其巨大的權力根本不可能受到民主地組織起來的政治社會的有效控制。
這是千真萬確的。因為,立法機構的成員由政黨挑選,
政黨的大量經費由私人資本家提供,其它方面也受私人資本家的影響。
這樣,資本家實際上就把立法機構和選民分離開來。
結果,人民的代表不能充分保護沒有特權的那部分人的利益。
還有,私人資本家必然直接或間接地控制著報紙、
電台和教育等等重要資訊來源的載體。
一個公民想要得出客觀結論和理智地運用他的政治權利,
是極端困難的,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完全不可能的。
在資本私人占有制經濟中,普遍遵循的主要原則是:
首先,生產資料(資本)被私人占有,
占有者們按他們認為最適當的辦法來處置它們。
其次,勞動合同是自由的。
當然,不存在純粹意義上的資本主義社會,尤其應該注意到,
工人經過長期艱苦的政治鬥爭,某些行業的工人已經稍稍稍改進了“自由勞動合同”的形式。
但從整體來看,目前的經濟同“純粹”資本主義沒有太大的差別。
生產是為了利潤,不是為了使用。
沒有這樣的規定,即那些能夠工作和想要工作的人總是有就業的機會。
一支“失業大軍”幾乎總是存在著。工人經常擔心失業。
因為失業和低收入的工人提供了一個獲利的市場,
因此後果是消費品的生產受到限制和社會承受著巨大的艱難困苦。
技術的進步常常導致更多的失業者,而不是在整體上減輕勞動負擔。
資本家之間的競爭和與此相聯繫的利潤刺激,
應該對資本積累和使用的不穩定性負責,它造成了日趨嚴重的衰退。
無限制的競爭造成了勞動的大量浪費;也造成了對個人的社會意識的摧殘,
這一點我已提到過了。
我認為,摧殘人是資本主義的最大罪惡。
我們的整個教育制度深受其害。它以誇張的姿態教學生去競爭,
訓練他們崇尚物慾的成功,而這些都當作為學生的未來生涯作準備。
我相信,衹有一種辦法可以消滅這種邪惡的災禍,
那就是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同時建立以社會為目標的教育制度。
在社會主義經濟中,生產資料歸社會自身所有,並有計劃地利用。
計劃經濟調節生產來適應社會需要,保障每個男人、女人和兒童的生活。
個人所受的教育,加上激勵他的天賦才能,
都會設法發展他對同類--人們的責任感,
從而取代當今社會對權力和功利的贊揚。
然而必須記住,僅有計劃經濟還不是社會主義。
計劃經濟完全可能滋生出對個人的奴役。
社會主義的建成,還需要解決若干及其困難的社會-政治問題。
鑑於政治權力和經濟權力的高度集中,
如何才能防止行政官員具有無限權力和傲慢自負?
個人的權利如何得到保障和如何確保民主力量制約行政權力?